【十二长生宫名称及基本规则】
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是十天干寄居于十二地支时所对应的十二个状态名词。?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
甲木的长生之地在亥水,乙木的长生之地在午火,丙火与戊土的长生之地都在寅木,丁火与己土的长生之地都在酉金,庚金的长生之地在巳火,辛金的长生之地在子水,壬水的长生之地在申金,癸水的长生之地在卯木。
其中,阳干(甲、丙、戊、庚、壬)按地支顺序顺向排列状态,阴干(乙、丁、己、辛、癸)则逆向排列。从长生到胎、养,正好遍历十二地支,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五阳干与五阴干的生旺死绝格局】
阳干和阴干的十二长生状态遵循“阳顺阴逆”的原则:阳干从长生开始顺行十二地支,阴干则从长生开始逆行,形成各自的旺衰轨迹。
【沈孝瞻的比喻性解释】
沈孝瞻说:十天干从长生到胎、养的十二种状态,称为“十二宫”。
五行之气由旺盛转为衰弱,再从衰弱转为旺盛,按阶段划分,形成十二个节点。
而“长生”“沐浴”等名称,是借用生活现象的比喻性描述:
长生:如同人刚刚出生,象征五行之气刚刚萌发。
沐浴:如同人出生后洗澡去除污垢,又像果核发芽后脱去青壳,象征气虽初生但尚未稳固。
冠带:如同人成年后戴冠束带,象征气逐渐成型。
临官:如同人成年后可以出仕管理百姓,象征气已强壮,具备实用价值。
帝旺:如同人壮盛到极点,可以辅佐帝王成就大业,象征气达到巅峰。
衰:盛极而衰,象征事物开始发生变化。
病:衰的程度加深,象征气已虚弱。
死:气彻底耗尽,象征生机断绝。
墓:如同万物收藏于土中,象征气暂时蛰伏储存。
绝:前一股气已断绝,后一股气即将萌生,象征新旧交替的临界点。
胎:后一股气开始凝聚,如同胚胎形成,象征新的生机孕育。
养:如同胎儿在母腹中日渐发育,象征气在蛰伏中积累力量。
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考原》的天道循环观】
《考原》说:木的长生在亥水,火的长生在寅木,金的长生在巳火,水的长生在申金,土的长生也在申金,同时寄生于寅木。
五行各自从长生开始,顺次经历沐浴、冠带等十二种状态,遍历十二地支。
天道循环不止,所以木旺盛时火已开始萌生,火旺盛时金已开始萌生,金旺盛时水已开始萌生,水旺盛时木已开始萌生。
从长生顺推,幼稚者必走向强壮,强壮者必走向衰弱,终而复始,循环无穷。
这正是四季交替、五行之气顺布的自然规律。^x^i!n·2+b_o!o,k\.*c*o/m_
至于土“长生在申金、寄生于寅木”,对应后天八卦中坤(西南)、艮(东北)的方位。
《易经》中说坤卦“万物皆致养”(土养育万物),艮卦“万物成终成始”(土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正是这个道理。
【《协纪辨方》的五行体用论】
《协纪辨方》说:五行长生的原理,《考原》已解释清楚,但土生于寅申的细节尚未充分阐明。
经考证:水土同生于申金,因申属坤卦,坤为地,是水土凝聚之处。
土寄生于寅木,因寅为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土气在此蕴含生机。
因此,研究五行本质(体)的学者认为土生于申金,而从事阴阳择日(用)的学者认为土生于寅木。
土长生在寅木,则临官在巳火,正好对应“土旺金生”(土生金),与木火水三行的相生顺序一致。
可见,土生于寅木是为了顺应五行相生的规律,如同月令中土旺于夏秋之交(未、戌月),顺应四时相生,并非主观臆断。
此外,还有“阳死阴生、阳顺阴逆”的说法:甲木死于午火,则乙木生于午火。
丙火、戊土死于酉金,则丁火、己土生于酉金。
庚金死于子水,则辛金生于子水。
壬水死于卯木,则癸水生于卯木。
阴干从长生到沐浴等十二状态逆序排列。
阳气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