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38章 誓盟

第38章 誓盟

神都洛阳的深冬,万象神宫内却暖意融融。~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鎏金兽炉吞吐着龙脑香,十二根盘龙金柱映着烛火,将武曌端坐在凤椅上的身影拉得很长。她身着明黄织金袆衣,头戴九翚四凤冠,眉间的花钿在光影中忽明忽暗,尽显帝王威仪。

"参见陛下!"李显与李旦踏入殿门,同时俯身行礼。李显身形微胖,神情略显拘谨,流放十四年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痕迹;李旦则身姿挺拔,目光沉静,玄色朝服上的暗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

"坐吧。"武曌抬手示意,声音不冷不热。她望着这两位李氏宗亲,心中思绪万千——一个是她亲手废黜的儿子,一个是主动让位的幼子,如今却都成了她不得不考虑的继承人选。

片刻后,武承嗣与武三思匆匆赶来。两人身着绯色官袍,额间还带着赶路的薄汗。"姑母!"他们齐声唤道,语气中带着讨好与不安。武承嗣握紧腰间玉带,眼神在李显和李旦身上扫过,眼底闪过一丝不甘;武三思则垂首敛目,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武曌微微皱眉,目光扫向上官婉儿:"太平呢?"

"回陛下,太平公主说...没有陛下的圣旨,她绝不踏出观门半步。"上官婉儿低头答道,声音轻柔却暗藏忐忑。她太了解这位公主的性子,骄傲倔强,自薛绍死后,更是将自己锁在府中,不问世事。

"好,好..."武曌连道两个"好"字,语气却愈发冰冷。她抬手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婉儿,拟旨。/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朕从今日起,解除太平公主的禁足。"

当太平公主终于踏入贞观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她身上。她身着一袭素白道观,不施粉黛,却难掩风华。三千青丝随意挽起,仅用一支玉簪固定,比起殿中众人的华丽服饰,更显清冷孤傲。

"参见陛下。"她行礼时不卑不亢,目光与武曌对视,毫无畏惧。

武曌凝视着这个最像自己的女儿,心中五味杂陈。良久,她终于开口:"今日召你们来,是为了立誓。朕要你们承诺,日后'永不相负'。这誓言,将刻于铁券,藏于史馆,世代为证。"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兽炉中炭火噼啪作响。李显低头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李旦若有所思,眼神深邃;武承嗣与武三思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既有不甘,又带着无奈;而太平公主,依旧神色淡然,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陛下,臣弟愿立此誓。"李旦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有力。

李显也跟着起身:"儿臣...也愿立誓。"

武承嗣与武三思对视一眼,咬了咬牙:"侄儿谨遵姑母旨意。"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太平公主身上。她微微抬起头,清冷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既如此,臣女自当遵从。只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誓言,究竟能约束几分真心,又有几人能真正信守,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武曌看着殿中众人,心中暗自叹息。她一生纵横捭阖,掌控天下,却在晚年为了平衡李氏与武氏的关系,不得不出此下策。·x\w+b^s-z\.?c`o,m/

这枚铁券,究竟是和平的保障,还是新的纷争导火索,此刻无人能知。但她知道,这是她能为武家争取的最后一线生机。

神都洛阳的晨雾还未散尽,太初宫的铜钟已撞响第七声。章五郎握着象牙笏板穿过层层宫门,指尖触到袖中藏着的《太宗轶事》残页,冰凉的触感让他脊背微僵。昨夜武三思府中密会的场景犹在眼前,那些关于"以文掩丑"的暗示,此刻与早朝传唤交织成令人不安的预兆。

贞观殿内,鎏金香炉腾起的青烟缠绕着二十八星宿图。武曌斜倚在九龙沉香榻上,凤目扫过阶下群臣时,章五郎分明看见她眉间朱砂痣随着轻笑微微颤动:"章,朕听闻你博古通今,可愿担纲《三教珠英》主纂?"

这句话如重锤砸在殿内。刘知几,这位以直笔着称的史官喉结动了动;李峤的象牙朝笏在掌心沁出汗渍,他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大理寺见到的那摞被焚毁的宫廷秘档。而章五郎垂眸行礼时,麒麟纹玉佩在广袖中轻轻晃动——这分明是要他们用煌煌巨着,掩埋那些不该现世的秘密。

"臣等谨遵圣命。"二十四人齐声应答,唯有章六郎上前半步,腰间新赐的金鱼袋晃出耀眼的光:"陛下圣明!三教典籍散落已久,正该借此良机..."他的谄媚之词被武曌抬手打断,女皇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殿外摇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