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印江县木黄打给养,恰遇黔军黎刚率部从梵净山开往木黄寻找红军主力作战。¨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贺龙一面命令红九师作好迎战准备,一面要特区政府组织好后勤。23日,红军开往地茶坝一带,观察敌军的行动。24日,敌人奔向阳地茶坝攻打红军。红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速向松桃八区岩柯坝撤退,黎刚部中计进驻木黄。此时,黔东纵队受命前来配合红九师。25日晨,红九师与黔东纵队一部在岩柯坝兵分两路,一路复出地茶坝,一路直经锁口山,出敌不意地形成夹击之势,并速向木黄进发。时逢木黄赶场,红军战士怕误伤群众,朝天鸣枪,睡梦之中的敌人在惊慌之中向新业、老寨方向逃窜,企图逃进梵净山。红军乘胜追击,在洞沟坡俘获敌第三营营长及士兵百余人,毙敌80余人,缴枪150余支。缴获黎刚的皮大衣,黎刚也险些丧命。此后,黎刚部再也不敢同红军正面接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4、倒马坎激战
倒马坎位于秀山县西南,大山重叠,道路陡峭,地势险要,是与松桃、沿河、酉阳等县毗连的交通要道。8月,红三军在川黔边发展苏区。秀山团防头子杨卓之为防红军占领秀山,派重兵把守倒马坎一线。贺龙决定打破杨卓之倒马坎防线,把主攻任务交给红七师。8月30日,在卢冬生师长的率领下,红七师从松桃火烧桥大本营出发向倒马坎进军,途中兵分两路:左翼部队控制倒马坎左侧制高点老营盘,右翼部队控制倒马坎右侧制高点老鹰嘴,形成夹击之势。这天,红军四连战士在连长冉瑞才的率领下,夹在赶场人群中潜入坝芒,然后出其不意地捣毁敌前沿指挥所,接着抢占狮子背。下午4时,红军全线出击,直冲倒马坎守敌。敌军遭到夹击,纷纷溃逃,红军又追至四坳口。这次战斗消灭杨卓之保安团,俘敌40多人,缴枪30余支,为开辟秀山、酉阳大片游击区奠定了基础。
5、围攻大坝
红军主力西进印江、德江活动时,酉阳县南腰界团总冉瑞廷错估形势,率领残部窜回南腰界,杀害了留守于此的红军代表、伤病员及其家属,并勾结沿河县晓景团总傅润芝残忍地杀害了晓景区革委的负责人冉正廷和晓景游击大队队长王廷芳。得此消息,贺龙令红九师前往歼敌。
8月26日,红九师在木黄打败黎刚部后赶到火烧桥宿营,经过1天的休整。28日,红九师一部配合黔东纵队和游击队,兵分三路向南腰界进发。同时,红七师一部向川黔边界坝芒警戒,以防秀山大土豪杨卓之、殷仲卿增援。在红军强大攻势下,冉瑞廷之子冉崇侯率众匪被迫退缩在大坝场的老巢冉家祠堂内,并诓骗一些群众进去,妄图以群众为人质负隅顽抗。冉家祠堂坐落在一片烂田中央,祠堂四周有坚固的石砌围墙,只有一条小径可通,易守难攻。加之匪徒挟持了100多名群众在里面,不宜强攻。于是,红军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开展政治攻势,并在余家桶子外墙上写下了“打倒冉瑞廷,替为革命而牺牲的群众复仇!消灭冉匪武装,武装工农自己!”的巨幅标语。通过宣传和政策攻心,一部分群众陆续逃出。相持半月后,红军决定夜间偷袭。9月12日晚,红军在围墙周围烧了几堆大火,照得四周通明,挑选的96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举着大刀和手榴弹,借着火光,在机枪的掩护和土炮的轰击下,冲进围墙,部队一举端掉了匪巢。战斗中红军三连赵连长牺牲。
经过这几次大的战斗,红军和地方武装的配合更加紧密,战斗力更加增强。湘鄂西中央分局在1934年9月15日的报告中总结说,“红军在创造黔东苏区的过程中,战斗情绪与军事技术也相当提高了,最近几次与敌人接触,已经取得几次的胜利。”同时,敌人也加紧调整兵力,对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作出又一部署。
二、湘鄂西中央分局扩大苏区方针、任务的制定
红三军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通过连续进击,基本上肃清了苏区内部敌军据点,扩大了游击区,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这为湘鄂西中央分局作出扩大根据地的决定创造了前提条件。
1934年8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在酉阳县南腰界余家桶子召开了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结合第五次反“围剿”这个“党当前最战斗的紧急任务”,根据会议的决定,红三军一方面巩固和发展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东出湘西,在湘鄂川边恢复老根据地,发展新根据地,以形成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大局面。~卡_卡^暁?说`惘+ `已_发¨布¢最+薪¢漳-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