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重庆市属革命老区酉阳县基本情况概述

重庆市属革命老区酉阳县基本情况概述

林地面积360.83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64.5% ,活立木蓄积量1610万立方米 ,是全市森林资源大县 。境内木本植物种类繁多 ,有裸子植物8科17属19种 ,被子植物63科132属194种 ,竹亚科12种 。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伯乐树等 ,这些珍稀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也是大自然赋予酉阳的宝贵财富 。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此外 ,酉阳还是“世界青蒿之都” ,青蒿种植规模、青蒿素萃取含量均为世界之最 ,酉阳青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同时 ,境内还有中药材资源1296余种 ,名贵中药材18种 ,是全国着名的杜仲、厚朴、黄柏“三木”药材生产基地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历史沿革:岁月沉淀的文化脉络

(一)先秦时期

上古时期 ,酉阳域地属梁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 ,这里属于楚黔中郡 ,在这片土地上 ,巴楚文化相互交融 ,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当时的酉阳 ,人们以渔猎、农耕为生 ,与自然和谐相处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

(二)秦汉至南北朝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于黔中郡置酉阳县 ,因位于酉水北岸 ,“以水北为阳”而得名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撤黔中郡置武陵郡 ,此时今县境从北至南 ,大致以天龙山——龙潭河为界 ,东部属武陵境酉阳县地 ,西部属巴郡涪陵县地 。东汉献帝十九年(214年) ,刘备与孙权联合分荆州 ,县境属蜀武陵郡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 ,析酉阳西北部置酉阳县 。次年 ,东吴派大将潘旋攻占武陵 ,荆州全为东吴所有 ,今县境东部属吴武陵郡酉阳县地 ,西部属涪陵郡丹兴县地 。西晋时期 ,今县境界东属荆州武陵郡黚阳县地 ,西部属梁州涪陵郡汉葭县地 。东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梁改黚阳县为大乡县 ,陈袭之 ,今县境东南部属大乡县、西北部属巴郡奉州地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 ,酉阳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 ,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为酉阳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隋唐至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 ,废酉阳县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 ,于巴郡城子头置务川县 ,今县境西北部属黔安郡务川、彭水二县地 ,东部属大乡县地 。唐贞观元年(627年) ,今酉阳属黔中道黔州洪杜和思州务川二县所辖之地 。五代时 ,今县境以习界山、阿蓬江为界 ,西北部属洪杜县 ,西南部则为思州务川县地 。北宋时期 ,复属思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 ,苗民金魁以今县地龚滩镇铁围城为据点 ,举行起义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 ,析思州部分地 ,合酉阳寨置酉阳羁縻州 ,治所在县境南部官坝 。*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始置酉阳州 ,州治蚂蝗官坝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 ,酉阳州划归川南道宣慰司怀德府管辖 。元延佑元年(1314年) ,改酉阳州为酉阳军民宣慰司 。元至正八年至十九年(1348 - 1359) ,红巾军起义 ,酉阳、永顺、散毛、怀德等8万余众 ,起而响应“五溪蛮”归陈友谅部 。元末 ,明玉珍据重庆 ,改酉阳军民宣慰司为酉阳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 ,是时 ,境内划分“九溪十八洞” 。这一时期 ,酉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土司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 ,对酉阳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四)明至清

明代 ,酉阳司实行司辖洞、洞辖里制 ,境内被划分4洞14里 。明洪武五年(1372年)四月 ,复置酉阳州 ,兼置酉阳宣慰司都元帅府 。明洪武八年(1375年) ,废州和川东道宣慰司怀德府 ,复置酉阳宣慰司 ,隶四川布政使司 ,兼领平茶、石耶、邑梅、麻兔四洞长官司 。明洪武十一年(1378) ,茶洞“蛮獠”不供赋税 ,重庆卫调兵征剿 ,俘156人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 ,改隶重庆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 ,酉阳宣慰司隶下川东道 。康熙八年(1669)年 ,裁下川东道为川东兵备道 ,酉阳宣慰司又改隶之 。雍正十三年(1735) ,改土归流 ,废酉阳宣慰司为酉阳县 ,隶黔彭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