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天梯猎影二路 > 第4章 数据深海·澹台镜的蛛网搜寻(数据中心|3.7)

第4章 数据深海·澹台镜的蛛网搜寻(数据中心|3.7)

与异常访问记录高度吻合!

澹台镜的呼吸没有丝毫变化,但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针。!优!品·晓-说′罔! ¢已/发^布!罪*辛,章^結·她立刻调取b7区所有门禁记录、员工打卡记录、甚至清洁维护排班表。

结果:空。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授权人员进入记录。清洁工的下班打卡记录显示,早在晚上10点就已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幽灵不仅存在,还完美避开了所有常规监控和人员记录!

第四层:行为逻辑。澹台镜将目光投向那137次异常访问的整体模式。她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时间-行为矩阵模型。将每一次异常访问的时间点、目标参数、操作类型、访问源(虽然大部分被伪装,但通过路径回溯和特征分析,澹台镜已剥离出部分真实来源节点)、以及同时段集团内部发生的其他事件(如安全巡逻路线、设备维护警报、网络流量高峰等)全部纳入。

模型在光屏上高速运转,无数线条交织碰撞。一个模糊的行为模式开始浮现:这些访问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刻意避开安全巡逻的高峰期,与某些非关键设备的例行维护警报存在微妙的时间关联(可能是利用维护产生的网络流量作为掩护),并且……访问的目标参数,在后期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试探,从基础物理性能,逐渐逼近最核心的极限参数——最终导向了“雷池”事件中的那次致命试探。

这是一个谨慎、专业、极具耐心且目标明确的渗透者。他(或她)对天轨集团的内部运作、安保节奏、甚至网络流量规律都异常熟悉!

澹台镜的指尖在代表“访问源”的数据流上悬停。虽然冒用者极力隐藏真实源头,但在庞大的数据比对和路径回溯压力下,几个反复出现、被高度伪装但底层特征趋同的访问源节点被强行标记出来。其中一个节点,指向了集团生活区——员工食堂的食材供应链管理系统后台接口。另一个,指向了总部大楼地下二层,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心的智能压缩控制终端。

都是极其边缘、毫不起眼、却又具备基础网络接入能力的节点。

澹台镜的目光锁定了废弃物处理中心。她的思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瞬间穿透了层层数据迷雾,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在脑中成型:环境监控子站(b7区)提供了物理落脚点,废弃物处理中心提供了网络跳板,食堂供应链系统可能用于信息传递或接收指令……这些节点,如同散落在庞大机器缝隙里的几颗不起眼的砂砾,却被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隐秘的渗透通道。

她需要找到串联这些砂砾的“线”。找到那个能同时、或交替接触这些物理节点的人。

指尖轻点,废弃物处理中心近三个月的所有排班记录、门禁记录、维护记录瞬间被抽取、展开。数十个名字在光屏上滚动。澹台镜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扫描仪,飞速掠过。

突然,一个名字和一个简单的备注引起了她的注意。

姓名:魏大川。

岗位:夜班废弃物分类操作员(b区)。

备注:三个月前入职。无不良记录。工作表现:普通。近期因“操作不当”导致智能压缩机短暂故障一次(已修复,无损失)。

时间点:三个月前入职。与异常访问起始时间吻合。

“操作不当”导致故障?澹台镜立刻调取那次故障的维修记录和当时的系统后台日志。日志显示,在压缩机故障报错的同一分钟,废弃物处理中心的网络监控记录出现了一次极短暂(毫秒级)的异常波动,波动特征与之前发现的、用于跳板攻击的某种隐蔽协议碎片高度相似!

这不是故障!这是一次精心伪装的掩护行动!利用设备故障产生的系统混乱瞬间,实施了网络接入或数据传输!

澹台镜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魏大川”这个名字和那张附在员工档案里的、模糊的证件照上。照片上的男人面容普通,眼神有些呆滞,属于扔进人堆里瞬间消失的类型。

“锁定目标:魏大川。天轨集团废弃物处理中心,夜班操作员。”澹台镜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镜渊”中响起,如同冰珠坠地,“行为模型匹配度:87%。初步定性:鼹鼠网络外围执行节点,代号待定。”

她将魏大川的档案信息、行为分析摘要、以及关联的物理节点和网络路径证据链,打包成一份加密情报包。指尖悬停在发送按钮上,目标:漆雕墨的行动终端。

然而,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落下的瞬间——

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