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二战将帅传-桀骜不驯:麦克阿瑟 > 第14章完结

第14章完结

1921年8月,潘兴上将接替佩顿·马奇任陆军参谋长。/0/0?小?税*惘. ,冕/费·跃¢毒,潘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美国远征军司令出尽了风头,有"铁锤"之称。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保守主义者,在陆军建设上与他的前任很少有共同语言。当马奇提议将陆军扩建为一支50万人的常备军时,他却在国会上作证反对马奇的计划。作为马奇的对头和保守的西点校友会成员,他也不是麦克阿瑟热情的赞赏者,而反对麦克阿瑟正在西点积极推行的改革。因此,他在接任参谋长后仅3个月(11月),便毫不留情地通知麦克阿瑟,在第二年的学年结束之际,他将提前一年结束西点军校校长之职,而被派往菲律宾执行海外勤务。

这一消息于1922年1月,即麦克阿瑟宣布与路易丝订婚之际公诸于众。顿时,新闻界热闹非凡,又把昔日关于潘兴和路易丝的流言蜚语抖了出来,猜测潘兴解除麦克阿瑟的西点校长职务,把他"流放"海外,与麦克阿瑟博得路易丝的欢心有关。闹到最后,潘兴不得不亲自出面,公开否认自己陷入一种同一个下属军官争风吃醋的三角恋爱关系。他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都是他妈的胡说八道。\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麦克阿瑟将军之所以被派往菲律宾,是因为在可派往海外服务的军官中,他是出类拔萃的。……我非常了解他,他是我所遇到的最杰出的军人。"

这场风波显然并未影响那一对未婚夫妻的关系。一个月后的2月14日(情人节),在路易丝的继父斯托特斯伯里位于棕搁海滩的"向日葵"别墅,两人正式结为伉俪。麦克阿瑟的母亲因反对这件婚事而拒绝参加婚礼,并搬出西点,独自住在一家旅馆里。6月,麦克阿瑟离开了为之奋斗了整整3年的西点军校。实际上,尽管潘兴不喜欢麦克阿瑟的改革,而代之以比较保守的弗雷德·斯莱顿将军接任西点校长,但由于大势所趋,斯莱顿上任后不得不保留甚至继续推行麦克阿瑟的改革路线。因此可以说,麦克阿瑟人虽离开了西点,但其精神和事业并没有离开西点。在斯莱顿的努力下,西点的名望日高。1927年,西点终于被美国大学联合会所承认。1933年国会立法,批准西点有权授予毕业学员理学学士学位,并准许西点学员享有罗兹奖学金候选人资格。·x\4/0\0?t!x·t*.?c`o,m′

1922年冬,麦克阿瑟把体弱多病的母亲送到正在华盛顿任职的哥哥阿瑟那里照看后,携妻子及妻子的两个孩子由旧金山搭乘"汤姆斯"号邮轮前往菲律宾,就任马尼拉军区司令(后任菲律宾侦察巡逻旅旅长)。

回到阔别18年的马尼拉,麦克阿瑟自然有一种故地重游的喜悦之情,加之现任总督是他的老上司、曾提携过他的前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他们通力协作、配合默契,更使他对这里的工作感到愉快和安心;而且他还有机会增进与昔日结识的老友奎松和奥斯梅纳的个人友情,他们现已分别成为国民党党魁和众议院议长。路易丝则不然,她过惯了闹市生活,留恋国内旋风般的社交活动,而对这里的单调乏味感到十分厌倦;另外,她对丈夫那种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和他在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也极为不满,使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有证据说,路易丝仍对奎克迈耶"一往情深"。

他们到达马尼拉不久,便收到阿瑟的妻子玛丽发来的一封电报,说老夫人病重垂危,恐不久于世。于是麦克阿瑟一家即刻启程回国,于1923年3月赶到华盛顿。但此时老夫人的病情已大大见好,夫妻俩便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马尼拉。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阿瑟因得阑尾炎而突然病逝,结果3月份的会面便成了他们哥俩的最后诀别。

1924年,麦克阿瑟母亲的健康状况继续好转,甚至可以重新为儿子的升迁奔走呼号了。她再次给陆军参谋长潘兴将军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热情洋溢、奉承讨好和推心置腹的语言,恳求他把麦克阿瑟提升为少将,甚至说:"你大笔一挥就可以使他得到升迁。"或许由于潘兴无奈于老夫人的厚脸皮,这封信多少起了点作用,因为作为离职前的最后一个决定,他终于提名把麦克阿瑟提升为少将。1925年1月,45岁的麦克阿瑟戴上了两颗星,成为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与此同时,他奉调回国,担任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第3军区司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