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日本的上述决定后,美国在征得中、苏、英三国同意后于11日通过无线电向日本作了答复,其中在涉及天皇的地位问题上规定:从投降之时起,天皇及日本政府的权力必须隶属于盟军最高统帅;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根据日本国民自由表明的意志来决定。.暁!税!宅+ ¨首?发′与此同时,为保持军事压力,美军继续出动轰炸机对日本进行轰炸。哈尔西的第3舰队于8月13日出动飞机1000架次,再次对东京进行袭击,使对日本的空袭达到最高潮。
在是否接受盟国的答复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又经过两天的激烈争吵,还是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最后不得不再次请天皇出面定夺。8月14日上午,天皇在御前会议上指示接受盟国的答复,希望内阁立即起草投降诏书,并说要亲自发表广播讲话。午夜时分,天皇在宫内省开始录制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午夜过后,几名少壮派军官发动了一次小规模兵变,他们杀死了天皇的近卫师长,冲进皇宫,搜寻天皇的讲话录音,并放火焚烧了铃木首相的官邸。但他们的兵变很快就因得不到支持而瓦解了。曾极力主张战斗到底的阿南陆相也于凌晨剖腹自杀。8月15日上午,美方出动800多架轰炸机对东京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袭。·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中午12点,天皇的讲话录音按时播了出去。几乎所有的日本人在听了讲话后都流下了痛苦而怀疑的眼泪,但其中大部分人内心也不免有一种解脱之感。同一天,杜鲁门总统宣布停止敌对行动。这一天,太平洋地区的所有盟军和被侵略国家,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上一页
第十八章 胜利受降
着陆厚木好胆量,进占日本威风扬;
群英会聚密苏里,天皇拜见地上王。
话说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对麦克阿瑟本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盟军最高统帅,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对日本实行占领。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麦克阿瑟一直在期望、争取、谋求的职务,尽管这一职务来得太晚,已经没有什么军事意义,但毕竟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因此,在接到任命后,他立即致电杜鲁门:"我对您如此慷慨地给予我的信任深为感谢……战争的结局难以形容地撼动了整个东半球。我将尽一切可能充分利用这一形势,遵循您为世界和平制定的具有极大建设性的路线。,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
消息传到关岛,尼米兹感到愤愤不平。在他看来,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做出了比陆军大得多的贡献,而上述任命倒让麦克阿瑟争了头功,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给人的印象好像日本主要是被他的部队打败的。为了挽回海军和尼米兹的面子,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建议如投降仪式由麦克阿瑟主持,其举行的场所则应在一艘海军军舰上;如麦克阿瑟代表盟国在投降书上签字,尼米兹则应代表美国签字。上述建议得到杜鲁门的热情支持,因为那艘被选中的军舰正是由他女儿玛格丽特以他家乡的州名命名的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哈尔西在得知他的旗舰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签字场所后异常高兴。他特意向海军学院博物馆发电,请求把1853年马休·佩里①将军的旗舰进入东京湾时悬挂的国旗借给他。该院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派专人把旗子送来。哈尔西把这面国旗高高地挂在舰首。
①美国海军将领。为打开日本门户于1853年7月率美舰驶入东京湾,胁迫日本于次年3月签订两国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作者
麦克阿瑟受命后立即采取行动,为完成受降任务做准备。他首先为部属执行这一使命定了一个总的调子:局势还不稳定,和平还未最后实现,盟军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得恐吓或刺激日本人,也不要有意贬低天皇,以免激怒疯狂的日本军人。为使仍占据着大片土地的数百万日军有秩序地放下武器,他要求英、法、荷等国军队在接受日本的正式投降前,不得进军他们的前殖民地。随后,他致电东京,要求日本政府迅速派一个由高级军方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到马尼拉,商讨投降书内容和美军进占日本事宜;此时,铃木首相在完成和平使命后已于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提出辞职。天皇责成其叔父东久迩宫组织看守内阁,并派出三位皇室成员到海外驻军司令部做说服工作,敦促日军停止抵抗。